寶寶身體尚未長成,在生長發(fā)育階段的體質,相對較弱,特別是脾胃功能。如果過饑過飽,進食刺激性的食物,不易消化,容易出現(xiàn)胃腸道功能失常。平時可以通過推拿手法,幫助寶寶增強體質,防范于未然。有以下常用穴位手法。
(1) 補脾經:在寶寶拇指末節(jié)螺紋面,旋推(或將患兒拇指屈曲,循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),300次。
。2) 按揉足三里穴:在外膝眼下三寸,脛骨旁一寸,用拇指端作按揉法,50次。
。3) 摩腹:在腹部用掌或四指摩5分鐘。

補脾經

按揉足三里穴
(4) 捏脊:以大椎穴至長強穴成一直線,用捏法自下而上捏。捏脊一般捏3遍;捏第4遍時每捏3下在將背脊皮提一下,稱為"捏三提一法”;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,使肌肉放松,捏3——5遍。
(5) 揉一窩風:在手背、腕橫紋中央之陷凹中,以右手拇指或食指掐之,繼以揉之。掐3——5次,揉100——300次。
揉一窩風
(6) 推四橫紋:掌面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、小指四個手指的第一指間關節(jié)橫紋處,是一個線狀的穴位。用指甲依次在四條橫紋處掐3——5次,接著以拇指指腹從食指橫紋依次推向小指橫紋5——10次,每次做3——5遍即可。
推四橫紋
(7) 運內八卦:位于掌心周圍,通常以內勞宮穴為圓心,以內勞宮穴至指根的2/3為半徑作圓即為內八卦。以順時針的方向運內八卦叫順八卦,以逆時針方向運內八卦逆八卦。以右手食、中二指夾住患兒拇指,然后用拇指在患兒掌心畫圈,100——300次。
逆運內八卦
(8) 搗小天心:在掌根大小魚際交接的凹陷中,用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間關節(jié)搗之,5——20 次。
搗小天心
。9)推三關:在手臂外側,從腕橫紋至肘橫紋,這是一個線狀的穴位。一手托住寶寶的手,操作者右手食、中兩指靠攏,沿手臂外側由腕向肘方向推。要有一定的按壓力,但是力量要柔和,并且不能過重,要以推動時,手指可以順利的在皮膚上移動為宜。速度每分鐘220〜280次。
推三關
(10) 平肝清肺:肝穴在食指末節(jié)的螺紋面,肺穴在無名指末節(jié)螺紋面。平肝清肺可以同時操作,從食指或者無名指的根部推向指頭的末端。操作者以左手固定寶寶右手的拇指、中指和小指,露出無名指和食指,然后從指根部向指端推。
平肝清肺
(11) 清天河水:天河水是在前臂內側的正中,從手腕上的橫紋的中點到手肘的橫紋的中點成一直線。用左手托住寶寶的前臂和手腕,并且使他的手掌心向上,然后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攏,從腕橫紋中點單向直推至肘橫紋中點,100〜300次即可。


